(一)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第70个年头,在这个重要时刻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当其时,极为必要。
“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清醒,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有政治上坚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以理论滋养初心、以理论引领使命,推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根本性任务,也是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必须用心、用情、用功,不断深化,渐入佳境。具体来说,要努力达到“五个境界”。
(二)第一个境界是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学。
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要解决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和学习态度问题。
“一了千明,一迷万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深刻揭示了我们民族的复兴之路、我们国家的强国之路、我们党的强党之路。有了这面旗帜,我们就有所指望、知所趋赴;有了这面旗帜,我们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精神上更加主动。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理论武装的首要政治任务,是非常严肃的、政治性很强的学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好了,就意味着掌握了方向、找到了武器,就能够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伟大征程中、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更有力量。因此,必须带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来学。现在有一些现象值得警惕: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经常因为工作忙、事情多不学习,有的用学习经济、社会、科技等专业知识代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有的要组织起来他才学,等等。这些都属于认识不到位甚至不讲政治的表现。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要带着深厚的感情来学。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价值支点、精神原点。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以百姓心为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总书记是人民领袖,总书记思想饱含人民情怀。只有带着感情来学,才能深刻体悟中国共产党人爱民为民的精神风范,深刻体悟党的执政使命和根本宗旨,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以总书记初心为初心,从灵魂深处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第二个境界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学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习效果。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实际上是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恩格斯曾就如何准确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明确指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二手资料引入迷途。”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因为从原文到原理的“距离”最短,通过学原文来悟原理是最好的路径。
对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论述,要一篇一篇学习,逐字逐句研读,反复咀嚼、深入领会。如果仅仅从二手材料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始终隔了一层。就如同读书做论文,一般不从别人的材料中转引文献资料。这是求知、问学必须具备的严谨态度。
实际上,总书记的语言是非常浅近的,“一语天然万古新”,非常接地气,经常用老百姓的语言、家常话,打比方、讲故事,把深奥的道理一语点破,“豪华落尽见真淳”。同时,总书记的思想又是很深邃的,古今中外,旁征博引,是一个视野宽广、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
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静得下心来,深入思考,深刻领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这样,才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发现和宝贵收获。
(四)第三个境界就是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理论学习不能满足于浅尝辄止、一知半解,要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既要入眼入耳,又要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理论要通俗化、大众化,要尽量浅近、明白、晓畅,要打通“最后一公里”,这是对做好普通群众理论学习工作的要求。而对领导干部而言,要强调“刚性供给”。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其理论学习处于学习链的头部,属“最先一公里”,必须发挥好表率作用,在学习方式上要实行“刚性供给”。
这种“刚性供给”是来源于党长期执政的使命要求。党执政的需求是刚性的,没有任何弹性,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理论武装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完全从“市场”、从需求的角度去供给理论的话,就会偏离党的执政要求。因此,领导干部学习理论,也是刚性的,要率先学、主动学、反复学。学不懂,就要下苦功学,钻进去,直到学懂为止。毛泽东同志读《共产党宣言》,就不下100遍。
“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学理论必须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掌握基本概念、关键论断的基础上,要深刻体悟其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体悟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所作的诸多中国原创性贡献。
学习愈深入,思想就愈笃定,行动就愈有力。学理论还必须往实里走,深刻体悟总书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作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战略安排、方略策略,深刻体悟蕴含其中的大国领袖风范,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五)第四个境界是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理论联系实际,学而思之、知而信之、信而行之。
有人认为理论比较宏观、抽象,比较“虚”,对自己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指导意义不大。这是不正确的。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不是教义,而是方法。”科学理论本身只能是宏观的、抽象的,是领袖站在历史的高度、时代的高度,深刻总结概括出的一系列规律,它是原理、方法,不是对应着某一个具体的事情来阐述的,所以是宏观的、抽象的。如果不能把它具体化、落细落小落实,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心有所得、转化为实践,那就会比较“虚”。
一句话,理论的“虚”实乃学习者、践行者不落实造成的结果。要想不“虚”,就要善于思考,善于落实,把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仰者、追随者、践行者。对于宣传思想工作者来讲,理论联系实际还要做到理论联系学术和知识。否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表,不知其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是一个宏大的思想体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除了读原文,还要读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以及科学技术等方方面面知识;还要联系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98年的奋斗历史、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融会贯通,才能学深学透,才能在科学的理论指引下从事生动创造、丰富实践,以科学理论作武器、作灯塔、作压舱石,赢得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六)第五个境界是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生活方式和毕生政治追求。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把学习理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境界、一种政治责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博高深,贯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贯通了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贯通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实践探索和认识成果,是一个主题鲜明、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犹如“一块整钢”。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还在源源不断地生成、丰富和发展之中。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共产党人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生的精神追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作为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用毕生精力学,在一次又一次的温故知新中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座精神“富矿”,凝聚着真理力量,闪耀着思想光芒。越学越觉得有所得、有所获、有所悟;越学越觉得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能从中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金钥匙”;越学越觉得要用毕生精力学好这门共产党人的必修课。
(七)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境界,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理论水平的高度、党性修养的深度。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行程万里,牢记使命。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从中汲取强大真理力量、实践力量,牢牢掌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炼就共产党人的金刚不坏之身,胸怀理想,不忘宗旨,保持定力,在初心和使命的引领下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稿件原载于2019年9月17日《南方日报》)